本周锦囊
市场走势判断(两种可能):
- 先上后下:下周初大盘可能先上涨,提前透支“大会”的预期,在大会期间或之后出现回调。
- 先下后上:下周初大盘可能主动回撤,向下寻找支撑(如黄线),等大会结束、方向明确后,再开启新一轮上涨。博主认为这种走势反而更健康,第四季度有机会。
核心操作策略(锦囊):
- 严控风险,保住利润:第四季度(尤其10月会议期间)是机构结账、排名混乱的时期,不确定性高。首要任务是确保前三季度赚到的钱能保住,不要在最后阶段把利润亏回去。
- 不追高,做确定性:对于已经高高在上的板块(如部分半导体、AI、贵金属),不要因为害怕踏空而追高。它们的性价比已经不高,持股体验会很差。
- 开超市,均衡配置:不要单押一个板块或个股。应该像开超市一样,均衡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(如科技、高切低板块、红利资产等),做到“两边下注”,无论市场风格如何切换,都有持仓能跟上。
- 坚守“慢城”组合,或等待“坑”出现:
- 如果持有像“曼城阵容”那样底部有深厚浮盈的品种,可以继续拿住不动,忽略短期波动。
- 如果要开新仓,应寻找那些被砸出“炮弹坑”、估值处于低位、有指数贡献潜力的大盘股,守株待兔,等待价值回归。
- 技术纪律(双线战法):
- 严格按照白线(趋势线)和黄线(支撑线)进行操作。
- 在白线之上,可以寻找B1(调整到位的买点)、B2(灾后重建的买点)或B3(突破确认的买点)等机会。
- 一旦有效跌破黄线,要坚决止损。
总结一下“下周锦囊”的核心思想就是:
谨慎!保住利润,控制风险。不要追高,均衡配置。要么持有低位有底的股票不动,要么耐心等待市场回调出机会后再行动。严格遵守技术纪律,严守黄线支撑。
操作建议
核心市场观点
大势判断:慢牛震荡,而非快牛。
- 博主认为,当前市场处于“上有顶、下有底”的慢牛震荡格局中。不会出现85度角飙升的“快牛”行情,市场会通过震荡来消化涨幅,控制波动率。
- 因此,投资者应调整心态,不要幻想指数会一飞冲天,也不要因为一两天的回调而过度恐慌。
第四季度(10月-11月)的特殊性:谨慎为上。
- 这是博主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。他认为四季度是市场的“复杂期”和“多事之秋”。
- 原因:
- 重要会议(10月底):大资金在重大会议前通常会采取“求稳”策略,不会轻易开辟新主线。市场可能会提前兑现预期,然后在会议前后出现回调。
- 机构结账:公募基金要做排名,私募基金要冲业绩,险资(保险资金)则要锁定全年收益,操作上会“各怀鬼胎”,导致市场波动和热点切换非常快,难以把握。
- 结论:四季度首要任务是“保住前三季度赚到的钱”,而不是激进地博取更高收益。
具体操作建议
仓位与配置策略:开超市,高切低,不单押。
- “开超市”:不要把所有资金押注在单一板块或个股上。建议分散配置,覆盖科技(主线)、高切低板块、指数贡献股等,大约8-10个标的。
- “高切低”:这是四季度最重要的策略。对于今年已经涨幅巨大、估值高企的板块(如部分半导体、AI硬件),要考虑“放飞”获利了结。资金会流向估值仍在底部、有基本面支撑的板块(如博主提到的白酒、煤炭、化工、券商、猪肉、部分指数贡献股)。
- 不单押:无论多看好一个方向,都不要“单吊”。要像巴菲特学习,在不确定性中两边下注,保持攻守兼备。
选股思路:寻找“炮弹坑”和“指数贡献股”。
- 寻找“炮弹坑”:关注那些今年涨幅不大,甚至还在坑里趴着,但基本面没有问题、未来有补涨逻辑的股票。这些位置相对安全,向下空间有限,是机构资金“找坑”建仓的地方。
- 关注“指数贡献股”:在指数上涨过程中,有些权重股涨幅不大。当市场上涨趋势确立后,这些“没怎么动的老大哥”可能会有补涨需求,安全性较高。
技术战法:守株待兔,只做完美形态。
- 博主强调要使用他之前课程中教授的“双线战法”和“B1/B2”等交易模型。
- “守株待兔”:不要每天追涨杀跌。市场80%的时间都是无效波动,真正的机会可能一个月只有一两次。要学会像鳄鱼一样耐心等待,只抓自己看得懂、盈亏比高的“完美形态”出现时再出手。
- 严守纪律:严格按照买点(B1、灾后重建、双响炮等)买入,并设置好止损位(如黄线)。看不懂的图形、没有盈亏比的机会,宁可错过,也不能做错。
对不同板块的看法:
- 科技(主线):科技永远是牛市主线,但内部会做高低切。避免追高高位的科技股(如固态电池等已经炒作过的概念)。
- 大宗商品/周期股:黄金是总龙头,为其他商品(白银、铂金、铜)打开空间。铜是下一波关注的重点,但需要等待突破历史高点的“特步行情”确认。煤炭、化工等高切低板块适合“守着”。
- 港股:港股科技股(如博主提到的“队长”)是核心进攻阵地,但短期涨幅巨大,追高性价比不高,更适合持有者“放飞”或低位者等待回调机会。
需要警惕的误区
- 不要追消息:当新闻(如技术突破、政策利好)铺天盖地而来时,往往是行情的末期,是主力出货给散户的“结账性新闻”。
- 不要与“麒麟会”(主力)比拼:散户在资金、信息、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,不要试图去猜测主力的控盘行为,老老实实跟随趋势和纪律。
- 不要有“每天赚一点”的幻想:市场是非线性的,追求每天稳定盈利是“最贪婪”的想法。追求月度3%-5%的确定性收益,远比每天赚0.1%更现实。
总结一下,博主当前最核心的建议是:
第四季度,战略上要转为防守反击。降低收益预期,以保护利润为首要目标。操作上要分散持仓,执行“高切低”策略,耐心等待“炮弹坑”里出现完美的技术买点(B1/B2),严守交易纪律,宁可错过,不能做错。